華為的強勢回歸引起了國內科技愛好者的廣泛關注,Mate60Pro的出色也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,可實際上華為Mate60Pro引起的關注遠不止于此。德國、美國、日本的實驗室在第一時間就對Mate60Pro進行了拆機檢測,結果也讓西方國家難受,Mate60Pro所搭載的麒麟9000s是一款中國芯片廠商生產的先進芯片。
這也就意味著,中國芯片產業在芯片領域再次取得突破,打破了美國的技術封鎖實現了國產化先進制程芯片,這對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有著不小的助力。之后美國在第一時間針對Mat60Pro進行了調查,試圖尋找其中所使用的含有美國技術的零部件,結果再次讓美國失望了。華為Mate60Pro不僅國產化達到了90%,并且其中沒有使用任何一點含有美國技術的零部件,這說明美國的芯片禁令基本已經可以宣告失效了。
眼看著在半導體芯片和智慧型手機零部件方面無法繼續打壓中國,美國和歐盟將目光盯上了通訊技術領域,想要試圖通過遏制華為、中興等中國通訊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,以此來限制中國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。
眾所周知,華為是全球掌握核心5G技術最多,也是出貨了5G設備最多的企業。針對華為在通訊技術領域的強勢崛起,美國也是采取了各種手段,不僅在國際社會上污名化華為設備存在安全隱患,甚至還強制要求美國和歐盟的通訊企業禁止使用華為、中興的設備。
據悉,德國內政部以「防止第二次北溪事件」,謀劃分階段禁用華為、中興等中國設備供應商的設備。從德國之前對于中國通訊設備的態度不難看出,在美國的施壓之下,德國已經開始倒向美國,準備針對中國通訊廠商出手了。
在對于中國通訊設備方面,德國的態度一直表現得十分的模糊,最早表態華為設備不存在安全隱患的是德國,之后針對華為、中興設備展開審查的是德國,如今謀劃禁用華為、中興設備的也是德國。
從德國反復變化的態度就能夠感受到,美國必然在其中扮演了些什麼角色。
對于美西方的聯手打壓,華為自然也做好了準備,Mate60Pro是華為打出的第一張王牌,華為還有很多牌沒有打出。據悉華為輪值董事孟晚舟公開表態:華為要持續打造堅實的算力底座,為滿足各行各業多樣性的AI算力需求。
從這一表態不難看出,華為正在迅速進入到人工智能領域當中,并且要改變之前那種著重于內部技術研發的發展方式,開始在國際上擴大影響,甚至要為世界構建第二選擇。從華為之前在通訊技術、芯片設計、智慧型手機、操作系統等領域的出色表現來看,華為本次也是有的放矢的。
且不論華為做出了什麼樣的反擊舉動,就從目前的形勢來看,德國想要在通訊技術方面打壓華為,禁用華為、中興的通訊設備并沒有那麼容易。
德國必須要面對來自于內部通訊廠商的壓力,據悉歐洲最大的電信運營商德國電信表態:德國針對中國通訊廠商的計劃是不能實行的,如果德國要強行推動針對華為、中興的設備禁用,那麼受到影響最嚴重的其實是德國。
5G網絡的建設已經成為目前各國在通訊領域的重中之重,在全球范圍之內其實有能力出貨5G設備,搭建5G網絡的企業其實并沒有幾個。也就華為、中興以及美國的高通、歐洲的愛立信、諾基亞等為數不多的企業,在這之中華為和中興其實是表現最好的。
更不要說如果德國如今拆除華為、中興的設備,以德國國內目前華為、中興的設備占比來看,德國用戶必然會面臨嚴重的產品質量損失。德國想要重建5G網絡需要耗費的時間和資金規模也十分龐大。根據德國媒體此前披露出的德國鐵路內部文件來看,僅僅是德國鐵路方面拆除華為、中興設備就需要耗費5年時間和數十億歐元進行重建。
其實說白了,德國之所以在美國的多次施壓之下一直不愿意放棄使用華為、中興的通訊設備,就是因為在這樣做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。德國本次是否有魄力真的完全禁用華為、中興的通訊設備是一個未知數,更何況其還面臨著國內用戶的反對。想要借此打壓中國企業,恐怕是不可能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