娛樂新聞
韓劇介紹
勵志感人
熱片推薦
青春偶像劇
古裝勵志
港台好劇
好劇賞析
整理收納
全部
    
有錢就讓孩子上「私立學校」成一種趨勢,該反省的難道不是「公立學校」嗎
2023/09/23

最近王岳倫的一段采訪備受關注,被關注的點除了有王詩齡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外,還有他真的提到了觸動很多家長的點:公立學校的傳統教育理念。

他講述了孩子在幼兒園期間,一次六一兒童節的情景,所有的孩子都在太陽下曬著,而老師們則是在陰涼處,老師和園長要分別講話,孩子就得一直曬著,他看到女兒的小臉曬得通紅,很憐惜,之后決定給孩子轉到國際學校。

有人說就是太嬌慣了,這麼點罪都受不了;有人說太矯情了,有錢就去上國際學校了;還有很多人默默點贊,支持他的這種觀點。

設施變了,但是教育理念沒有改變。

這個才是關鍵啊。

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什麼?

一些傳統的家長,面對這個細節的時候,一定是站在校方,陰陽那些指出問題的家長:這算什麼?真矯情!尊師重道不懂嗎?難道要讓老師曬著嗎?如果這點都忍受不了,那還上什麼學!跟這樣的家長或者是老師溝通,會有一種窒息感,因為在他們的理念中:被教育就應該是一種忍耐,尊師重道就是學生在老師面前永遠第一等,老師、校領導永遠高高在上,學生還得仰望、尊重老師,這是基本。

在這樣的一種理念下,體罰、懲戒學生,甚至語言侮辱學生,都是合理的,學生要無條件服從老師和學校領導,學生要掐滅自己的想法,要絕對順從學校安排,而且要感恩戴德去服從。

就是因為有了這樣一種理念,一些老師才可以心安理得高高在上。

教育模式的轉變進入過渡期

隨著家長的更新換代,家長的理念的提升,學校的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在隨之發生變化,這是互相拉扯的結果。在雙方極限拉扯了十幾年以后,目前「懲戒、辱罵」學生是不被允許的,當然了,想要全國方面肅清,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,但是至少相應的規定約束了老師們的行為,也糾正了一些學校的教育模式。

雖然這些模式發生了轉變,但是基本的教育理念依然沒有改變。

昨天幾個朋友談論現在的教育模式,一個家長轉發了某公立學校一年級家長群的幾條信息。

老師推送的幾條信息,給人的感覺就是壓抑,她站在高處在俯瞰同學,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,文字中傳遞出一種「嚴師」的形象。

有問題嗎?傳統家長一定覺得沒有問題,嚴師出高徒嘛,還指望著老師對學生態度有多好嗎?老師就得擺出一副「高高在上」的架勢,學生就得怕老師,學校的底層就得是學生,這樣才能正常運轉。

可是理念稍微有所轉變的家長,就會覺得很不舒服,我們從孩子出生就主張「尊重」孩子,主張正向溝通,主張給孩子自由發言和表達的機會,可是孩子已進入到學校,在這種傳統的教育模式下,孩子不得不閉口、掐滅一切想法的小火苗,絕對服從安排,這樣才是一個好學生。

有錢就讓孩子上私立,不值得反思嗎?

現在很多區域都有一個現象:家里有點錢,只要過得去,就讓孩子去上私立學校,上雙語學校,上國際學校。

有人說家長是自找苦吃,是崇洋媚外,是虛榮。

這只是極度膚淺的局外人,給那些焦慮的家長貼的標簽而已。

但凡公立學校的教育模式能夠跟上,但凡教育理念先進一點,但凡老師們稍微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溝通,誰也不愿意多花錢把孩子送到昂貴的私立學校。

為什麼要把孩子送到昂貴的私立學校?

因為這些學校理念先進,真正的可以做到以孩子為中心,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,給孩子自由表達的機會,當發生矛盾以后,孩子可以為自己辯解,而不是被老師一聲怒吼給嚇住。

這就是很多家長從孩子幼兒時期,讓孩子進入國際學校的主要原因。

有點錢就讓孩子上私立費用昂貴的私立學校,該反思的是我們的傳統的公立學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。

傳統教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了

越來越多的家長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,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,就堅持用更為先進的教育模式來引導和規范孩子的行為。

我們當然要制定規則,想要生存下去,就得先學會適應社會規則,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,所有的自由都是建立在規則之上的。

但是這不代表就得一定用「大家長」的方式去打壓、控制孩子,我們可以用正向引導的方式,可以在教育的過程中加入「尊重」、「包容」、「共情」的元素,讓親子關系更為和諧。

家庭環境已經上升到了這個層次,傳統的學校教育模式就不再適用。

家庭的教育理念的變化,是由內而外發展的,而學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變化,是由外部壓力帶動內在改變的。

隨著越來越多的家長的理念的更新,學校教育理念更新是遲早的事情。

教育的意義和對未來的期待

教育應該是起到引導和修正的作用,傳統不能丟, 尊師重道不能丟,但是我們可以在傳統的基礎上,修正理念,取其精華去其糟粕,讓我們的教育理念更科學、更先進。

教育的意義,不是打壓限制孩子,是在建立框架規則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激發孩子的天分。

簡單來說一句話就是, 彎下腰、平視孩子、尊重孩子,能夠共情到孩子,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約束孩子,這樣的教育理念下培育出來的孩子,才更具備創新思維,才更容易凸顯某方面的天分,才更有希望。

「四十多欲,雞犬不寧;五十多欲,大勢已去」,老輩人的智慧之談
2023/12/08
更年期保養吃什麼食品?要補充荷爾蒙?婦產科醫生4招紓緩心悸盜汗
2023/12/08
好看與實用兼備🪑IKASAS家居美學
2023/12/08
劉德華6姐弟24人大家族曝光,都已生子,父親葬禮展現家族凝聚力
2023/12/08
看到為愛預謀的莫青成,只想說:檀健次,活該你紅!
2023/12/08
歐陽妮妮曬肚「甜拍孕婦寫真」從小就想當媽媽 流下開心眼淚喊:「等我的寶寶❤」
2023/12/08
"硬漢"邵兵:被張紀中用100萬毀掉星途,落魄時娶的妻子是今生摯愛
2023/12/08
劉備統一三國最大的失誤: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,卻沒能請來一位絕世高人
2023/12/08
周凱旋陪伴李嘉誠多年,兩人感情融洽,女方受訪公開二人相處細節
2023/12/08
韓國女星自創「333飲食餐單」超強去水腫瘦身 前後對比超驚人!
2023/12/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