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二年级是孩子极其依赖父母的时期,这阶段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、黄金期,孩子相当于一张白纸,可塑性非常强。
所以,教育界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,一二年级狠抓一个月,比五六年级紧盯一年都有效。
一、抓兴趣
一二年级不要太鸡娃,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更重要。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孩子有学习的兴趣,喜欢课堂生活,是以后自主学习的最大动力。
孩子某一科目成绩好,往往是因为喜欢某一科目,以及喜欢某一科目的老师。
家长不要动不动就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,相信很多家长都说过类似的话,“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,就知道玩,赶快写作业去。”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厌恶学习。
所以,让孩子爱上学习,不要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,更不要把是否学习当成父母是否喜欢他的一个条件。
二、抓习惯
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提前预习让孩子听课更有效率,一二年级知识简单,不预习似乎也不影响孩子学会,但是随着年级的增加,学习内容越来越难,预习的作用就会很明显。
提前预习后,能提早发现不懂的标上记号,这样在第二天上课时就会重点听讲,提高课堂效率。
向课堂要效率上课时不东张西望,不分神走神,课上老师所讲知识都是精华,抓住课堂时间紧跟老师讲课思路,当堂问题当堂解决 。
课堂上开小差,一道题没听懂,课下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补,如果不补,就会造成恶性循环,不会的题积累到一起,太多不会的,会让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没信心,越来越不愿学习了。
课下复习,查漏补缺,高效完成作业。
每天放学回家,洗手后先吃点水果,喝点水。然后开始做作业,作业没做完,不能玩,不能看电视。
作业要定时定量完成,这样孩子才不拖拉。养成习惯后,孩子放学不用父母催,就会自觉写作业。
早上头脑特别清晰,晨读会让孩子精神气十足,更容易记住知识。
每天坚持阅读,不仅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素材的积累,还能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。
晚上8点左右,规定30分钟全家阅读时间。大人全部看书,如有家长不愿意看书,就出门溜达。开始不用规定孩子必须看什么,而是要在家中准备不同的书,放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,孩子喜欢什么书,就看什么书。
三、抓积累
扎实课本内容课本都是精华,一定要吃透课本内容,反复背诵知识点,课后习题做到能举一反三。
晨读可以把课本再读一读。扎实课本知识,考试基础题不失分。
坚持写日记三年级后作文是重点,很多孩子一到写作文就上愁,其实就是缺乏积累。
坚持写日记,记下每天发生的事,为今后的写作积累素材。写什么不重要,随意写几句也行,重点是让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,同时写日记还锻炼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,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。
一定要用好笔记本和错题本,笔记本记重要知识点,错题本记自己的难点易错的知识点。
使用错题本,把不会不懂的题记下来,便于有重点突破。错题本就是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,可以重点解决。这样学习更有针对性,学习效率更高。
结语
家长在孩子一二年级一定要管,让孩子有学习的兴趣,学习内驱力,孩子养成好习惯后,以后家长就不用管了,习惯会促使孩子自觉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