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有三个年龄段,父母再生气也不要打,容易影响孩子的“一生”
2023/06/03

孩子有三个年龄段,父母再生气也不要打,容易影响孩子的“一生”

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材?几乎是无数家长们期盼又忧愁的问题,而说起教育孩子的方法,每位家长都有属于自己的想法,有人说“棒子底下出孝子”,有人说“树大自然直,急不来”,也有人说“孩子没有自律,如果不管就很难优秀”。

其实,未成年的孩子之所以被称为孩子,就是因为他们的心智不够成熟,不够独立、缺乏主见、没有自律、以及天性爱玩,这些也都很容易成为家庭教育路上使爸妈咆哮,使自己遭受批评责骂、甚至挨打的皮肉之苦。

说起棒打教育,在如今各种鸡汤式育儿里是绝对不被允许的,都说“打孩子会伤他们自尊心”、“孩子越打越叛逆”、“打孩子也解决不了问题”…

事实上,没有哪个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,但教育里往往是当局者迷,就像是学自行车、学游泳一样,每一阶段成长都少不了磕磕碰碰、大伤小伤,正如家长们经历孩子成长中的每一段叛逆一样,过程都充满荆棘坎坷,想要平稳安逸地踏过需要的不只是陪伴、还有智慧。

不过,说起教育孩子的技巧与方法,一些优越感家长可能会说:“和孩子做朋友,了解他,教育才能变得更简单”,但这种理论放在家有熊娃的家长身上,他们又会说“你跟他做朋友,孩子就以为你认可了他的行为,于是破坏起来更加变本加厉了”,更是有家长急躁地认为“孩子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,你把他收拾一顿,就能消停本个月”。

在孩子的成长与教育里,有的时候棒打教育虽然可以暂时缓解他们顽皮的得瑟行为,但从孩子成长的心理角度以及行为出发点来考虑,其实棒打教育并非是长久之计,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一些敏感年龄段,哪怕是父母再生气最好也不要打他们。

因为在孩子敏感的年龄段他们更需要父母的尊重和理解,如果家长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和孩子硬碰硬只能是暴风雨的前夕了。

孩子有三个年龄段父母最好别打,很容易影响孩子的“一生”

第一:3岁以前

三岁以前孩子正是对什么都感兴趣的调皮阶段,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摔东西、喜欢咬人、喜欢打人,还总是一副“我不听,我不听”的小魔王模样,这些行为通常很容易引起父母的情绪崩溃。

而孩子嘛,自然也就容易挨打了,3岁以前的宝宝是处于懵懂的敏感期,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正确的,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的敏感期就很容易造成孩子无辜性伤害。

要知道,三岁以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没有发育完整,有时候一句话、一个意思都要结结巴巴地表达好久,如果遇上急性子家长、就很容易剥夺孩子的表达欲望,为了引起更多的关注与认可,孩子往往会通过一些自认为能够引起别人注意的方法去刷存在感,比如故意不吃饭是想撒娇让妈妈喂,故意摔东西是希望妈妈多一些关注和理解…

总之,3岁以前是孩子似懂非懂的成长敏感期,这个阶段孩子的很多的“坏行为”、并不是在干坏事,他们只不过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、想要获得更多关注罢了,因为在孩子的眼中他们认为只有调皮才能够受到格外重视,如果家长不理解这份敏感心态、反而生气揍孩子,就很容易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“爸爸妈妈不爱我”的伤疤。

第二:6-9岁大孩子

和三岁以前的孩子相比,6-9岁大的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感在慢慢增强,这个时候的孩子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。

他们喜欢自己独立上下学、喜欢画画、喜欢踢球、喜欢放学找朋友玩…随着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朋友圈不断扩大,孩子更渴望自由,他们不喜欢父母的参与和包办,更讨厌爸爸妈妈的唠叨。

这个阶段的孩子很有想法,他们会沉浸在自我世界喜欢跟父母顶嘴、甚至叛逆而暴躁,有些家长会因此受到威严挑战而生气揍孩子。

其实他们的很多行为都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,如果家长遇到问题总喜欢打骂孩子、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,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,孩子就像是镜像神经元很容易去复刻家长身上的情绪。

这个时候,你会发现孩子叛逆时喜欢学父母生气时的暴躁口气说话,喜欢用大吼大叫的态度去表达对父母的抗议不公,这就是为什么“

很多孩子是越揍越叛逆”,因为父母的打骂教育就像是滚雪球一样把问题越滚越大,打骂教育也是孩子成长里最容易伤害感情的荆棘刺。

第三:12岁后的孩子

12岁以后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阶段,他们渴望长大、渴望独立、更需要自尊心,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跟自己个头一般大、甚至高出半个头的孩子,他们内心其实是担忧害怕的。

因为他们知道“自己已经吵不过孩子了”,但父母的威严不容挑战,有的时候为了震慑孩子会使用暴力方法去把孩子打一顿,希望可以通过“打一顿”让孩子有所收敛、有所改进。

殊不知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极强,他们早已受够了父母的唠叨、管控和包办,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们会迫不及待地想要飞出去,而家长的打骂无疑是雪上加霜,加快了孩子想要逃离的决心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青春期的孩子“

胆大了,心也飘了”,所以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尽量避免打骂教育,不要随便挑战他们的叛逆、更不要轻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。

如果不能棒打教育,家长需要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来改变鸡飞狗跳的教育现状呢?

1、尽量把问题简单化

教育孩子其实真正的难点就在于怎样回到常识,想要做好健康教育的环境性影响,家长一定要学会尽量把问题简单化,不要去复杂看待事情。

比如孩子顶嘴调皮时,我们要意识到他们只不过是有自己的主见想法,我们允许孩子去按自己的主见行事,其实哪怕是踩着错误也是一种成长,要知道比起“父母说不对”,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错误会更有成长的改进态度。

2、谈孩子喜欢的话题

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糟糕,其实并不是爸爸妈妈不爱孩子,也不是孩子讨厌家长,只不过是彼此之间缺乏了沟通的有效话题罢了,简单地说就是大家“不会聊天”,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改变和孩子的沟通方式。

比如和孩子谈他们喜欢的话题,如果家长都用“孩子懂什么”的视觉去强行为他们灌输知识,那么孩子的童真、自主和社交能力都会逐渐被剥夺。

3、掌握情绪分解技巧

在孩子一路成长的磕磕碰碰中,其实考验的正是家长的情商应对能力,能够掌握情绪分解技巧的家长,往往教育孩子的时候会更加简单一些,如果我们遇到孩子不听话行为就喜欢打骂教育,随着孩子渴望自由的目光越来越急切,他们的叛逆行为也会越来越严重。

为了充分地

掌握沟通技巧,家长就要学会去掌握自己的情绪分解,比如和孩子彼此监督,父母监督孩子的调皮行为及时发现,孩子监督父母的暴躁脾气及时反应,在双向性的成长影响下,互相监督的沟通方式既能有效分解情绪、又可以扬长避短改善缺点。

对此,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育儿看法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!

每年都想推薦的治愈神片,這次別再錯過
2023/07/26
10部朝韓題材電影,部部8分以上
2023/07/26
韓國歷年票房最高的十部韓影,數一數你看過幾部?
2023/07/26
終于又有一部能追的韓劇了!
2023/07/26
近7個月有8部高口碑韓劇,最高9.1分最低7.7分,《惡鬼》僅排第8
2023/07/26
網評「演技好到起雞皮疙瘩」韓劇演員:林智妍、金泰梨上榜
2023/07/26
日票選「結局收得最好」韓劇TOP10!《來自星星的你》第7,《鬼怪》第2,冠軍有點意外
2023/07/24
韓劇女神得獎PK!宋慧喬封后6次,孫藝珍6次,只有她拿過百想大賞
2023/07/24
近十年iMDb「評分最高」韓劇TOP10!《禹英禑》8.7分輸《我的大叔》,冠軍高達9.2分
2023/07/24
李俊昊這個男人太危險!退伍后性感逆襲、被贊「顏值巔峰期」,還是個水瓶座職業貓爸
2023/07/24
推薦六部韓國高分懸疑犯罪電視劇,評分9.1分起步的爽劇
2023/07/24
近期韓劇演員熱度:林智妍不敵申惠善金泰梨,第一名自帶超高流量
2023/07/23
盤點韓國最經典十部科幻韓劇,都是科幻高分韓劇,你看過幾部!
2023/07/23
盤點十部超燃的韓國動作電視劇,全程高能,都是動作高分爽片
2023/07/23
盤點韓國最經典的十部家庭韓劇,超級溫馨治愈,良心推薦
2023/07/23
2023年13部全新韓劇推薦:韓孝周、趙寅成搭檔《異能》
2023/07/20
盤點韓國最熱門的十大韓劇,有你喜歡的嘛,你都看過幾部?
2023/07/20
時隔18年重溫《天國的階梯》:最自私的是泰華,靜書竟然是圣母婊
2023/07/20
近三年口碑最佳的5部韓劇,哪部讓你逢人就推薦?
2023/07/20
七月韓劇熱度排行:《驅魔面館2》趙炳圭、金世正續集登場
2023/07/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