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藝謀,這一次,真沒有讓人失望!
積壓4年之久的《堅如磐石》自昨日上映后,就一直處在風口浪尖上,眾所周知,第一波觀眾反饋是最為重要的,它決定了一部電影后續票房的漲勢。
不過,此片的勢頭很猛,才上映票房已經破億,日票房超過《前任4》,更遠勝排片更多的《志愿軍:雄兵出擊》。
說它是張藝謀近幾年電影最高水準也不為過。
無論是演員的演技,還是剪輯、場景轉換、拍攝手法,都讓人直呼「過癮」!
早在13年前,《堅如磐石》的雛形本子早就遞給了港片導演杜琪峰,起名《chongqing打黑》,爆料人透露原始版本的設定根本過不了審,而張藝謀接下后,幾度修改才有了上映機會。
在喜劇小品電影或蹭熱點片子霸屏的年代,張藝謀還愿意花幾年時間在審查邊界做出試探,光這一點,他已不同于一般導演。
目前,《堅若磐石》的口碑爆了,點開評論區,觀眾的喜愛已經直沖屏幕——
「整部戲節奏很好,不管是官場,還是黑幫大佬的八百個心眼子拍得很真實,刺激,全員惡人,暴力黑色美學質感,畫面沖擊力確實很強,但有些邏輯不通,結束倉促」。
簡而言之,便是——好看、精彩,但為了上映刪減了一些重要情節,以至于不夠連貫,以及不夠生猛,其實它還可以拍的更黑暗些。
我們先簡單梳理一下《堅如磐石》的劇情,整個故事不算復雜,畢竟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,一開始,以雷佳音飾演的蘇見明為首的員警在調查一起公交車爆炸案,但在他以為此事和地方富商黎志田脫不了干系時,結果意外發現自己的副市長養父鄭剛也牽扯其中……
這一次,雷佳音的角色并非戲眼,《堅如磐石》的亮眼就在黎志田和鄭剛身上。
可這個角色又是必不可少的。
片中,高官和富商的關系,是相互依存的關系,他們不斷汲取對方身體里的營養壯大,而當反腐風浪來襲時,棄車保帥的套路很是常見,新一輪的激烈斗爭又開始了。
這個時候,就要大量補充年輕的血液。
為何叫《堅如磐石》這個名兒?大概說明掃黑除惡的一種決心吧。
在上映之初,張藝謀就說黎志田比之高啟強有過之而無不及,相信看了成片的觀眾也這麼認為。
此角交給于和偉飾演,這是個極端惡的人物,表面上是個社會精英。說話溫文爾雅,談吐不凡,是人人敬仰的大老闆,他從底層爬起,一步步走上巔峰,是年輕人學習的榜樣,
然而,實際上的他卻是個地方土皇帝,他在現代社會享受著封建帝王特權。
在會所里,黎志田可以隨意翻著牌子,可以自己選擇今晚去哪兒睡覺?
雖然他不是政府擔任高官,但他也可以隨便處置一位處長級別的官員,讓他徒手撈手機(在滾燙的火鍋)。
狂妄自大、一言堂,不怒自威,心狠手辣。
人命而他而言,可以簡單用意外掩飾而過。
這種直面現實的惡和狠,讓人心有余悸,演員于和偉的演技很是精湛,把人物的復雜多面演繹了出來,談話間笑里藏刀,對峙時肌肉抽動,一方面暴力嗜血,一面對女兒心有柔軟。
其次就是張國立扮演的副市長鄭剛,此角本來想陳道明出演,在對方決絕后,張藝謀才想到了他。
不得不說,張國立更適合這個角色,一個表面上愛民如子、作風樸實的地方高官,實則一張偽善的面具下藏著一顆暴戾的心。
張國立乍一看,是個老好人,形象上很貼,再來了背后反差,更有看點。
再加上演技很穩,成功演出鄭剛不在話下,暴躁、陰狠的特性出來了。
在首版預告里,《堅如磐石》曾打出「錢外有錢,官上還有官」的宣傳詞,不過在后面的版本里,這句話就沒有了。
然,就算影版刪減了很多,但也能看出這一主題。
鄭剛的岳父是很大的官了,可還是保不住鄭剛,所以他要把黎志田送出去給高進,求一個更大官的庇護,黎志田只能買到鄭剛這個級別的傘,還是因為他這個首富還不夠富。
這不就是「錢外有錢,官上有官」,那些不可言說的黑暗,導演點到而止。
陳道明客串
說實話,《堅如磐石》如若拍成電視劇,那麼火爆程度絕對不輸《狂飆》,你會看到黎志田的發家史、鄭剛的上位史、鄭剛與老情人的關系、何秀麗的家庭背景 、與鄭剛的夫妻關系、以及蘇見明的身世等等,還有他們是怎麼走到了這一步?為何深陷漩渦無力回頭。
人性、欲望、權力、官場,要是真能毫無顧忌地拍出來,那就是真正的陽光下的罪惡。
整體來說,《堅如磐石》看下來給人一種「意猶未盡」的感覺,本片的側重點在展現斗爭的殘酷和對社會的危害之嚴重,有幾處設計頗為深刻。
一是副市長夫人對大老闆說的那四個字,士農工商。
二是操縱股市的董事長對大老闆說,以后少做實業,多跟我合作。
幾句話,諷刺拉滿。
整部電影雖有bug,但不得不說導演很敢,雷佳音飾演的蘇見明是影片里的希望,他是破局者。
「霓虹燈照常亮起」,
但太陽也照常升起,希望會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