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剛出生的時候,身體軟趴趴的,頸部也是,根本支撐不住寶寶的小腦瓜,就連基本的俯臥抬頭都做不了,但等寶寶到了三月齡,一切就有了轉折。
前段時間,新手寶媽小林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身體,被醫生好個訓,原來醫生發現寶寶抬頭做不好,一整個軟趴趴,一看就是平時沒有訓練好。
小林平時都是自己帶寶寶,每次給寶寶訓練趴臥抬頭的時候,寶寶都是很累的樣子,小林擔心寶寶被累到,于是就放松了訓練,如今聽了醫生的建議,回家趕緊給寶寶練抬頭。
抬頭是寶寶第一個大運動發育,雖然說「三抬頭」,但有幼兒專家發現,1月齡寶寶學會抬頭的機率是5%,2月齡寶寶學會抬頭的機率的25%,3~4月齡寶寶學會抬頭的機率是50%。
可以說寶寶1~3個月都是抬頭的關鍵期,有很多寶寶15天大或臍帶脫落就可以開始練趴、練抬頭了,一個多月就可以抬頭了,當然寶媽也不宜太過心急。
讓寶寶多練抬頭可不僅僅是讓寶寶學會抬頭,而是在鍛煉寶寶上本身的肌肉力量和協調能力,為之后的翻身、坐臥、爬行做好基礎。
如果寶寶抬頭訓練不好,日后的翻身和爬行都會受影響。那麼日常生活中,寶媽需要如何訓練寶寶練抬頭呢?
首先讓寶寶平躺好,然后將寶寶的兩只小拳頭放在胸前,寶媽用一只手固定住,另一只手托住寶寶的頸部、背部,雙手配合讓寶寶順利趴過來。
等寶寶趴好了之后,我們將寶寶的小拳頭,放在寶寶胸前,讓寶寶做好肘支撐,固定好寶寶的頭部即可。
另外,寶媽需要注意給寶寶練抬頭最好在餐后1小時,這樣寶寶趴臥的時候就不容易吐奶。
建議每天給寶寶練2~3次抬頭,每次兩分鐘左右,剛開始時間不宜過長,不然寶寶會太累,還是循序漸進為好。
技巧一:寶寶練抬頭的時候,寶媽可以給寶寶撫背,幫助寶寶緩解背部肌肉,一只手壓住寶寶的小屁股,另外一只手刺激寶寶的頸部,這麼做可以促使寶寶自主抬頭。
技巧二:
如果寶寶剛開始練趴、練抬頭,小腦瓜抬不起來,這時候我們可以用手托起寶寶的下巴,讓寶寶找到肩頸發力的感覺,一般堅持10~15秒就好。
技巧三:借助毛巾卷、斜枕也是不錯的選擇,比如做一個5~10厘米厚度的毛巾卷,讓寶寶的雙臂搭在毛巾卷上面支撐自己的身體,利用坡度寶寶可以借力抬頭。
技巧四:寶媽可以用雙手托住寶寶的肘部,輕輕地把寶寶的上半身抬起大概15度的高度,持續幾秒鐘然后放下,寶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,調整或增加次數和高度,有效鍛煉寶寶腰部和背部的力量。
技巧五:使用玩具提高寶寶訓練興趣,寶寶抬頭穩定之后,寶媽可以把能移動的小玩具放在寶寶前方,這麼做可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力,鍛煉寶寶抬頭的持久力,以及寶寶頸部的靈活性。
寶媽只要控制好訓練時間和時長,寶寶就不會累,寶媽也就不必擔心,平時多訓練寶寶,幫助寶寶解鎖更多新技能吧!
今日話題:你今天給寶寶練抬頭了嗎?
記得關注小豆芽,好多小知識等著你哦!
(圖片源于網絡,侵權刪)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