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都希望孩子聪明可爱,好管,省心,但是有的孩子从小就很闹人,有事就哭,怎么讲道理都不行,很多年轻父母有了孩子后就被折腾的“没脾气”,看到孩子就想逃离。
但是,有的孩子却很懂事,吃得好,睡得好,聪明可爱,人见人爱。
造成孩子不同的原因是父母的养育和管理,管孩子是需要时机和方法的,6岁前管孩子就较容易,因为:
6岁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孩子的大脑在6岁前发育很快,基本完成了80%-90%。
父母在孩子6岁前多和孩子互动,多和孩子玩游戏,让孩子接触不同的环境,带孩子去大自然中尽可能地给孩子创造探索和观察的机会,以及不同的外界刺激,这些外界刺激能使孩子的大脑建立更多的神经元连接,让孩子的大脑发育得更加完善,让孩子更聪明。
在儿童教育研究领域,2~6岁被称为“潮湿的水泥”时期,这个阶段的孩子像“潮湿的水泥”一样拥有很强的可塑性,性格塑造,行为习惯容易养成。过了这个时期,孩子的性格基本固定下来,再想有大的改变很难。
管理好孩子的情绪,孩子积极乐观,大脑在孩子轻松的状态下发育得更好。
如果孩子生活在压力下,在父母的打骂下,孩子精神高度紧张,会伤害大脑发育,不利于孩子的成长。
高度紧张下的“大脑一片空白”就说明了这一点。
大脑修复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觉,睡眠不足,会加速脑细胞的消退,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。
0-1岁的孩子,每天睡眠时间为12-17个小时;2-5岁的孩子,每天睡眠时间10-14个小时;6-13岁,每天睡眠时间9-11个小时。
孩子睡眠时间也不是越多越好,睡眠充足就行,睡眠充足利于大脑发育。
从宝宝出生的那天起就要开始重视亲子阅读,坚持给孩子看绘本,讲故事。
因为绘本故事中有大量的生活中听不到的,高品质的词汇,和接触不到的各种图画,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,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。
同样是6岁的孩子,看过几百本绘本的和没有看过的,他们的眼界和思维会有很大的差异,上小学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。
人们常说,爱读书的孩子是潜在的学霸,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就是潜在的差生,很有道理。
大名鼎鼎的北斗童书专为6岁前的孩子编着了一套让孩子越来越聪明的书《聪明小孩全知道》。
因为《聪明小孩全知道》一共有100本,是一套“百科全书类”绘本,它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,而是涵盖了14大主题知识,10大能力培养。
14大主题:自然、历史、地理、海洋、科学、动物、植物、人体、生活等,600个热点百科问题,内容十分丰富。陪孩子读完,你会发现孩子明显“聪明了”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百科知识全了解,妥妥的小学霸附体。
比如,我家孩子非常喜欢动物,会问:
马为什么站着睡觉?海马爸爸为什么会生孩子呢?
为什么说狐狸很狡猾?大熊猫的孩子叫小熊猫吗?
有的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,就会和孩子一起在这套书中找答案。
每个问题后面的“小叮咛”“真奇妙”板块,是知识点的拓展,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。
孩子在书中能学到14大主题知识,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,促进孩子大脑的成长和发育。
10大能力:生命教育力,耐挫力、好习惯,探索力,逻辑力,认知力,观察力等。
比如,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时,会问,为什么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吃?和孩子一起读读,消除孩子困惑的同时,培养孩子生命教育力。
每一本书后面还有孩子喜欢的,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益智游戏,类型多样,有猜一猜、连一连、画一画、找一找,200个游戏,让孩子边玩边学边成长。
很多家长想让孩子看百科类知识书,丰富孩子的知识广度,但是担心孩子看不懂,或者买的书枯燥,孩子不愿意听和读,而北斗童书的这套《聪明小孩全知道》高明之处,就在于每个科学知识都有小故事、小情景,图画色彩鲜明,符合孩子的阅读兴趣,孩子很容易理解。
《聪明小孩全知道》100册,一本不到1元,600个百科问题,200个益智游戏,让孩子越看越聪明。适合3-8岁的孩子。
早期阅读通过一些图文并茂的视觉材料,丰富多彩的知识,
是刺激孩子大脑发育、智力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,家长不要忽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