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聯考的時候,很多學子都希望自己能夠考上一所211院校,畢竟211院校是「重點大學」,別的不知道,「名頭」肯定是響亮的。
而畢業于這樣的院校,在以后就業的時候也將會獲得更多的優勢。
當然,211院校不是想考就能夠考上的,所以一些學子在大學聯考階段失利之后,就想著等到本科畢業的時候再向211院校的研究生努力,覺得那時候競爭對手就少了,自己考上211院校的幾率就大了。
但其實,這種想法并不完全正確,大學聯考的時候就考上211院校,和考研的時候考上211院校,真的是不一樣的。
「為啥要他不要我?」
普通院校畢業生應聘工作受阻,發出靈魂拷問,最終卻問向了自己
小張通過大學聯考,順利的考上了一所普通的一本院校。
其實這個結果小張也是比較滿意的,畢竟小張生活在河南,能夠考上一本已經很不錯了。
經過四年的大學生活,小張順利地畢業了。
于是,小張便開始張羅找工作這件事了,而因為小張的優秀,不久之后就接到了一家企業的面試通知,小張非常珍惜這次機會,提前做了很多準備,確保「萬無一失」。
剛到面試地點的時候,小張發現有很多應試者,但是經過篩選,最終只留下了小張和另外一名應聘者。
小張在最終面試即將開始之前,和那位面試者進行了交流,得知對方也是剛畢業,心里頓時覺得有底了,但是,最終面試的時候,小張卻被刷下來了。
「為什麼要他不要我?」小張不解中帶著些許憤怒,「就因為他畢業于211院校嗎?」
在小張心中,覺得大家都是本科畢業,公司不應該戴有色眼鏡,而要看個人的工作能力。但是,面試官的一番話,讓小張頓時啞口無言。
「你問我為什麼,那我告訴你。」
「你給我的英語水平是‘幾級’,而他給我的是‘雅思托福幾分’,你給我的計算機水平是‘二級’,而他給我的是‘大三開始實習’……」
「同樣是本科畢業,但他已經有了工作經驗,你有嗎?」
直到這時候,小張才知道,為什麼211院校是重點,是名校,為什麼大家都要考211院校,為什麼工作單位更喜歡名校畢業生。
不是因為名校是「名校」,而是因為211院校出來的畢業生,和普通大學出來的畢業生,本質上就是不同的。
他們擁有更多的資源,擁有更多的機會,擁有更完善的教育結構等等,而這些,都是211院校的優勢。
「我已經是211院校的學生了,但為什麼還是不如他們?」
網友:大學聯考上211,和考研上211,是不一樣的
找工作雖說碰了壁,但是卻點燃了小張的進取心,小張不希望自己平凡下去,他要像211院校的畢業生一樣優秀,一樣在應聘的時候力壓群雄。
所以,小張毅然決定繼續考研,一定要考上211,接受「名校教育」,從自己跌倒的地方再爬起來。
由于小張的努力,在第一次考研的時候,竟然就順利上岸了,如小張所期望的,終于進入了211院校的校園,終于感受到了「名校文化」。
終于,經過幾年的努力,小張也順利的從211院校畢業了,在找工作的時候,仍舊找到了當初失意的那家公司。
而這次,幾乎和上次應聘的情況一樣,眾多的求職者都被淘汰了,只剩下小張和同校的一名同學。
在最終面試來臨之前,小張覺得自己很有希望,但是當面試之后,公司卻仍舊沒有選擇自己。
而小張對于這個結果顯然不滿意,畢竟之前是因為自己和競爭者在不同的學校,而現在,自己和同校的同學一起應聘,自己為什麼還是被淘汰了?
公司給出的解釋是:他本科階段、研究生階段,都是就讀于211,而你,只有研究生階段就讀于211。
小張聽完,情緒并沒有變得很激動,反倒是平靜了下來。
因為小張這時候才真正的明白,大學聯考的時候就考上211院校,和考研的時候才考上211院校,是真的不同,自己比別人少接受4年的211院校教育經歷,是怎麼都難以補回來的。
正確看待學業的每一步,任何一個僥幸都可能會讓你后悔莫及
說個事實,在學業上的一個錯誤,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一生,就像小張的遭遇一樣。
因為大學聯考的時候沒有考上211,導致小張就算是考上研究生,也和同校的研究生存在差別,在找工作的時候仍舊會不如別人。
所以,在看待學業的時候,一定要正視每一步,每一個細節,任何時候都不能夠心存僥幸,不能放低目標。
比如最常見的一種思想就是「大學聯考考不上好學校,考研的時候還能努力,成功的幾率更大」。擁有這種思想,最好的結果就是步小張的后塵。
而同時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得到最好的結果,大部分的學生會因為大學生活而變得失去初衷,從而在普通大學畢業之后就放棄了考研。
還有一些人雖說堅持初衷,繼續考研,但是日漸嚴峻的考研形勢,是他們之前很難想到的,從而導致他們「計劃失敗」。
結語
大學聯考就考上211,和考研時才考上211確實存在差別,所以,希望大家從學業開始的時候,就要好好學習,注重學習的每個細節,不要心存僥幸,爭取直接在大學聯考的時候就考上理想院校,這樣才能夠無怨無悔,不留遺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