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拜月式,Chandra Namaskara,由兩個詞組成,「chandra」的意思是「月亮」,而「namaskar」的意思是「致敬」,拜月式練習是拜日式(Surya Namaskar)的反映,就像月亮本身沒有光,但反射太陽的光。體式的順序與拜日式大多相同,除了半月式和騎馬式。
半月式是一個重要的姿勢,因為它能培養注意力和平衡。這個體式有助于激活ida nadi(三脈),在系統中負責意識的月球力量。它在精神層面上作用于喉輪。
拜月可能比拜日式要求更高,因為吸氣、呼氣和屏息都要按順序延長。這14個體式序列代表了月球周期中月球的不同階段。如果帶著感激來練習,這種練習可以喚起你身上神圣的女性能量。
拜月式最好在傍晚或夜晚練習,月亮出來的時候最好。在練習時,確保胃部是空的。
拜月式幫助你疏導月球能量;它具有放松和創新的特質。還能拉伸和強化脊柱、腿筋、腿背和腹部肌肉。它還能平衡循環、呼吸和消化系統的功能。
第一步:呼氣山式
雙腳并攏,閉上眼睛,站直。手掌放在胸前合十。全身放松。也可以讓腳分開與髖同寬。
第二步:吸氣手臂上舉
將手臂舉過頭頂,保持與肩同寬。稍微向后彎曲你的手臂、頭部和軀干。如果背痛,不要彎腰。只需抬起手臂,保持軀干直立。
第三步:呼氣站立前屈
從髖部向前彎曲,保持脊柱挺直。手在腳兩側。把前額靠近膝蓋。如果腿筋緊張,膝蓋輕微彎曲。如果夠不到地,把手放在脛骨或腳踝上。
第四步:吸氣騎馬式
將雙手手掌放在墊子上,盡可能舒適地向后拉伸右腿。彎曲左膝,手或指尖放到墊子上。微微向后拱起或保持直視。
第五步:吸氣半月式
抬起手臂伸過頭頂。向上看。從指尖到腳尖有一條平緩的曲線,形似月牙。如果背痛或頸部疼,不要彎腰。向前凝視
第六步:呼氣板式
將手掌放回雙腳兩側的地上。左腳靠近右腿,確保雙腿、臀部和軀干在一條直線上,凝視前方。
第七步:呼氣八體投地
手掌和腳在原位,降低膝蓋、胸部和下巴在墊子上。保持肘部彎曲,收攏靠近胸部。臀部和腹部離開墊子。首先放低膝蓋,然后是胸部和下巴。
第八步:吸氣眼鏡蛇式
保持手腳不動,滑動并抬起胸部。肘部微彎,肩部放松,頭向后仰,臀部和膝蓋在墊子上。如果有頸椎問題,不要向后仰頭。
第九步:呼氣下犬式
用手臂的力量把臀部抬起來,把腳后跟放低到墊子上。拉長整個脊柱,保持手臂和腿伸直,如果腿筋太緊,微膝蓋彎曲。
第十步:吸氣騎馬式右腳向前放在雙手之間,左膝放在墊子上,將骨盆向前推。抬起軀干,向后仰頭或保持直視(與第4步相同)。
第十一步:吸氣半月式
第十二步:呼氣站立前屈
第13步:吸氣手臂上舉
第14步:呼氣祈禱式
這只是半輪拜月式。
繼續用左腿完成后后面的半輪,就完成一輪完整的拜月式。
開始可以做一到三輪完整的拜月式。隨著耐力的增強,可以慢慢增加次數。在月圓之夜練習拜月式,可增強你內心的平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