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團人事部的牛部長高高在上,人見必尊稱「牛部長」,但他在基層也有一個稱呼「轟部長」。當然,這是一個「外號」,來源于普通員工給他編的一個段子:說我們的牛部長是母牛騎摩托——牛B轟轟,簡稱「轟」部長。
牛部長眼里只有董事長,唯馬首是瞻,凡是董事長安排的人事問題,牛部長絞盡腦汁、千方百計給安排得明明白白的,凡是董事長不點頭的人事問題,誰提名也白搭,堅決踐行「說你行,你就行,不行也行;說你不行,你就不行,行也不行」的潛規則。群眾頗有微詞,但敢怒不敢言。
可是,牛部長并不知道自己的口碑很差,還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有很高的威望。其實,牛部長這是典型的「暖風熏得游人醉」,因為人人見到他都是笑臉相迎、阿諛奉承,讓他誤以為人人都喜歡他、感恩他、尊重他。
牛部長能當上人事部的部長,并非他的能力強、人品正、威信高,而是董事長喜歡他,尤其喜歡他像一只「哈巴狗」一樣聽話,讓他干啥就干啥,讓他咬誰就咬誰。董事長為人霸道,一路升遷,一路帶著牛部長,確實是用順手了。
董事長用人的出發點就是利益最大化,用人的風氣就一塌糊涂,牛部長就是那個推波助瀾的人,職工群眾對此肯定有意見。牛部長眼里只有上級領導,哪里還能裝下普通職工的事情?就算是正常的人事程序,牛部長也要雁過拔毛,否則就拖著不辦,讓普通職工怨聲載道、苦不堪言。
董事長因為其他事情被降職調走了,上級看牛部長也接近退休年齡,最終給了他的面子,讓他干到了退休。牛部長是到齡免職退休的,多一天也沒讓他多干,看樣子上級也清楚他的為人,很快換上一個為人正派、作風硬朗的新部長。
但是,牛部長渾然不知,高估了自己的地位,退休不退心,經常回單位轉一轉,從這個部門要盒茶葉,從那個部門要點文具,然后在食堂吃個自助餐,一點兒也不注意小節,什麼便宜都要占一點,不顧及自己的形象,讓人心生討厭,但大家還是給足了這位退休老領導的面子。
這兩天,單位正在發中秋福利,牛部長又來單位晃悠了,然后溜達到工會,看見工會正在分發中秋月餅等福利大禮包,就坐下來跟工會人員聊天,東拉西扯,目的就是等工會人員主動給他一份福利。
工會人員清楚牛部長的為人,一直不吭氣。牛部長忍不住了,就暗示他要領一份中秋福利。工會人員只能苦笑著解釋:這些福利大禮包都是按名單買的,名單上沒有你,我不能擅自做主給你呀。牛部長生氣地說:我作為單位的功臣,你們哪一個人調入和進步,不是通過我的手?拿一盒月餅怎麼啦?你們也太不尊重退休老領導了!
牛部長感覺自己太丟人了,更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,于是在單位大群里直接艾特人事部的新部長說:我老牛干了一輩子人事,給多少人辦了好事,給多少人解決了困難,為單位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!如今退休了,就成了「落毛的鳳凰不如雞」。
你這位新部長還管不管老同志了,還抓不抓隊伍風氣了?
新部長早就了解牛部長的為人,手里還有幾封關于他的信,單位本來給他留足了情面,現如今他不知好歹,主動「打」上門來,那麼,對他也不客氣了。新部長抓起電話,讓群主把牛部長踢出了單位大群。剛才,沉默的群里頓時熱鬧起來,大家紛紛排隊點贊。
牛部長從別人的手機看到自己被踢出工作群大家排隊點贊的情形,頓時滿臉通紅,差點癱坐在地上,終于明白:自己在單位同事眼里就是一個笑話。從此,牛部長再也回單位。
【1】退休就是曲終人散。在職時的所有光環,都是平台和權力帶來的,退休就像斷電,光環自然會熄滅。在職時再精彩的節目,退休后都會曲終人散。退休后要準確認知自己,跟過去進行斷舍離,這才是最體面的人生謝幕。
【2】退休就是照照鏡子。有些領導者有權有勢的時候,不正派,不公平,不辦好事,大家敬畏你的權勢,敢怒不敢言。退休之后,你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樣,沒人把你當回事了。趕緊照照鏡子,別自取其辱。
【3】退休就是默契散場。再好的關系,也抵不住人走茶涼。人走茶涼,本是江湖規矩,退休了就要默契散場。人走茶涼,還是好的。人品差的人,職工群眾不往茶杯里吐口水就算客氣了。(職場故事,網友投稿,圖文無關)